学院思政教师赴九江共青城、胡耀邦陵园开展“一线课堂”活动
本网讯(魏杰 报道)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提升我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实践教学水平,促进学院思政课教师间学习交流,10月24日,学院思政课教师赴九江共青垦殖场、胡耀邦陵园开展“一线课堂”活动。
活动的第一站来到了共青垦殖场旧址——共青体验园,体验园占地面积约200亩,主要依托共青垦殖场旧址建设打造,是集红色教育、垦荒体验、拓展实训、文创展示等内容于一体的综合红色教育实践基地。根据讲解员介绍,共青垦殖场肇始于1955年10月,当时,98个上海年轻人到达鄱阳湖畔、庐山南麓这片的土地。没有房屋,先搭建茅棚;没有粮食,就开垦荒地。白天开荒,晚上燃起篝火,载歌载舞。欢乐的喧闹声打破了这里荒芜的寂静。40天后,当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耀邦同志专程前往看望,并在垦荒队临时搭建的茅棚前,用竹枝夹着卫生棉球为他们题写社名"共青社"。
随着导游的引导,我院思政教师们先后参观共青垦殖场旧址、青年广场、篝火广场、饮水思源墙、红色讲堂、共青书社等11个体验点,在体验点重温入党誓词,聆听垦荒故事,体验垦荒实践,学唱垦荒之歌。切身体验共青垦荒队员的创业历程,将大家带到了当年弘扬艰苦奋斗、敢为人先、实干奉献的火热场景。
第二站来到了共青城胡耀邦陵园。胡耀邦的陵墓建于江西省九江市共青城富华山,坐西朝东,面对鄱阳湖。苍松翠柏环绕的墓地上,矗立着一座用3块0.8米厚的白花岗岩拼成直角三角形的巨碑,顶端高4.5米,底长10米。碑石右上方雕刻着胡耀邦侧面头像,左面依次刻着中国少年先锋队队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徽、中国共产党党徽,表明胡耀邦曾经是党、团、少先队的领导人。主碑前立着用6块墨晶玉花岗岩拼成的长方形铭文碑,上面镌刻着由中共中央撰写的“胡耀邦生平”。两条墓道弯绕,均铺有73级石阶,象征墓主人73年人生的曲折道路。
在胡耀邦同志墓碑前,我院思政课教师面向胡耀邦同志的雕像三鞠躬,以表达对胡耀邦同志的缅怀和尊敬。
胡耀邦同志与共青城有着深厚的渊源。跟随讲解员的脚步,我院思政课教师一行参观了陵园内的“胡耀邦纪念馆”,馆内陈列着260余件珍贵史料,真实记录了耀邦同志的革命生涯、生平事迹、治国思想、人格魅力和他三入共青的感人过程。
通过本次活动,我院思政课教师对于共青城从垦荒地到变城市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胡耀邦同志的生平事迹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参与活动的思政教师纷纷表示,共青城的发展凝聚了老一辈人的奋斗心血,他们为开拓共青城,推动共青城的发展,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硬是凭着坚韧的毅力和信心在荒地上建立起了一座城市,他们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后辈学习,作为思政理论教师,我们要把共青城的创业精神、把胡耀邦同志心怀人民、利归天下、公道正派、无私奉献的精神带到思政课堂上去,用革命先辈们可贵的精神感染学生,激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勇担时代重任,自觉把个人事业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理想信念转化为坚定的意志和自觉的行动,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心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用户登录